许多第一次接触普洱茶的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:同样都是茶叶,为什么红茶、绿茶、乌龙茶都是散茶,而市面上看到的普洱茶都是茶饼、茶砖甚至是笨重的金瓜贡茶呢?
其实普洱茶也有散茶形式出售,它们大多作为原料贩卖给茶商、厂家,由他们来进行二次加工生产。
为什么厂家不嫌麻烦、要在散茶身上多加一道工序呢?普洱茶从散茶形式变成紧压茶,背后有什么意义吗?
什么是紧压茶?
紧压茶指的是以普洱茶为原料,经过蒸汽蒸软(或增湿回软)并施加一定力量,压造成“饼”、“砖”、“沱”等形状的再加工普洱茶。
为什么选择做紧压茶?
(图片源于网络)
(图片源于网络)
隋唐时期,随着边贸市场发展状大,官方开通了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商道——茶马古道。茶马古道线路众多,其中主要一条线路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(今西双版纳、思茅等地)出发,途径西藏邦达、工布江达、拉萨,然后再经江孜、亚东,分别抵达缅甸、尼泊尔、印度,国内路线全长3800多公里。千里之遥,地势高、山路险阻,来回一趟长达数月,在这条古道上,货品运输主要依靠马匹与人组成的马帮队伍,途中需要花费的时间、人力成本基本是固定的。
因此在时间、人力成本固定的情况下,尽可能每一趟运送更多货物,才能降低物流成本。而散茶是轻泡货物,即体积大、自重轻的货物。在同样重量的情况下,散茶占用的空间更多,体积更大,但是经过蒸汽加湿软化后紧压的茶砖、茶饼则不一样,茶叶被紧紧压缩在一处,充分利用每一处空间 ,存放方便、携带方便,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力的使用效率。
棉纸下的普洱茶饼
当然,除了体积形状问题,还有就是普洱茶与空气中水分接触的因素。普洱散茶大多条索修长,茶叶之间有缝隙,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多。与散茶相比,紧压茶将茶叶的缝隙变小,接触空气面积较小,导致茶叶的转化是从外部向茶叶内部传递,循序渐进形式进行,从长期储存的角度来说,紧压茶更加适合。
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普洱茶紧压茶由来而久。在唐宋时期,就有福建人制作“龙团凤饼”,在茶叶上面压制印“龙”、“凤”图案,华丽精致。这一类龙团凤饼专供皇室所用,开启紧压茶的历史。
紧压茶方便交易
后来,为了方便税收工作与市场交易,政府出台一系列标准,对普洱茶紧压茶进一步规范化;比如一饼茶净重是357克,一筒茶叶是7片*357克/片,约等于2.5公斤,一箱是12筒*2.5公斤,约30公斤。这一系列标准的推出,也方便了生产厂家的进销管理。
无论是茶饼、茶砖、沱茶等紧压茶,抑或是松散的散茶,从本质上说,都是普洱茶的形态变化。运输需求与历史因素决定了普洱茶普遍以紧压茶形式传世。如今普通人在选购普洱茶,大多选择茶砖、茶饼等紧压茶;未来,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、新的流通渠道出现,届时也将诞生新的变化。
让我们拭目而待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