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写了一段话,其中说到普洱茶“洗牌是一定的了,但洗的恐怕不是品牌那么简单,而是整个传统的商业模式!”这句话似乎有哗众取宠之嫌,但观之普洱茶传统批发市场今天的状况,怎么也让人乐观不起来。
2007年的普洱茶市场也曾雪上加霜,放眼皆是哀鸿遍野,卷入“游戏”的民众已不仅仅是茶商茶人,普通百姓也跟风“炒茶”,带来的惨状比之今天有过之而无不及。经历过那一年的茶商茶人们应该不会忘记,市场从大热到大冷,断崖式的飞流直下三千尺。
央视曾用“疯狂的普洱茶”来形容那一场乐极生悲的狂欢盛宴,而我们在总结那一场“大喜大悲”的商业狂欢剧时,总会用到的词汇有:炒作、假茶、买卖茶票、买卖商标、境外茶青、绿茶青、非云南产普洱茶、一天五价……总之,全民参与带来的后果是假茶比真茶多。后来的很多年,当我们一遍又一遍把那场风波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时,我又了解到了广西、厦门、福州等地的茶厂,纷纷用本地茶青生产“普洱茶”,并且是著名的普洱茶品牌。我也曾听到很多人说,2007年的普洱茶不能买,就算是著名品牌也不能买,不是没有真货,而是假货、劣次货太多!此话不假,诚不欺我。
表面上来看,2014年下半年的普洱茶市场,与2007年的那场普洱茶风波较为相像。可是通过对比研究后,我认为2007年的市场,是庄家在背后不断推高后的“跳水行为”,而去年的古树茶风波,就完全是“温水煮青蛙”了。
我之所以要拿出2007年的故事来做对比,是因为我身边的朋友们,有不少人认为今天的市场与2007年一样,是推高后的回调,是在预料之内的,于是他们重仓之后,稳坐钓鱼台,期待着下一场普洱茶的盛宴到来。而我隐隐约约的预感到,这仅仅只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夕,更大更深的调整将接踵而至。
2007年参与“游戏”的人数众多,有可能是创纪录的。我曾经写过一个出租车司机向我推荐大益7542的故事,后来有一天,我到某学校去办事,校领导在明白我的身份后,悄悄地把我拉到一边,问我有没有办法帮她处理收藏的普洱茶,我问她有多少,她说有40多万的货,好像是黎明茶厂的。卖楼炒茶的故事也在不断上演……而2014年的古树普洱茶的炒作,参与的人数要少得多,甚至连茶叶市场的商户们都没有完全覆盖,更别说普通民众了。所以,我认为2007年是盲目的跟风行为,而2014年则理性得多,参与游戏的人们,大多都能明白游戏规则。
2007年是假茶泛滥成灾,就像我们刚才说的,福建的茶企、广西的茶企都来凑热闹了。假茶带来的后果是彻底的不信任,这造成了2007年、2008年普洱茶无人问津。但2014年的古树茶风波,并没有让人们对古树茶望而生畏,知名产区的古树普洱茶,价格还是居高不下,尽管市场一片疲软,但参与游戏的人们,甚至外围的人们,也都认可了古树茶的价值,更有一些稀有小产区的古树茶,价格逆势上扬。市场偶有品牌茶企的古树普洱茶下跌,但不至于呈断崖式下跌,市场并不是像2007年一样“断气”了,而是“气若游丝”地喘息着。
对“台地茶”来说,大多数的普洱茶产品,都有着极高的性价比,对这些年普洱茶消费者的增加,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当然,今天的台地茶已经不是昨天的台地茶了,从种植、采收、加工的各个环节,都已经今非昔比,品质越来越高,技术越来越规范了。
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,古树茶的价值得到了从业者的认可,台地茶又具有较高的性价比,甚至熟茶都开始受到重视,这说明喝茶的消费者是实实在在的增加了,假茶虽然也偶有存在,但至少不再泛滥了,市场并不存在大批庄家在“吹气球”……
既然普洱茶本身没有问题,普洱茶品牌也没有问题,那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强大无比的压力正在靠近?传统批发市场的普洱茶商户们,确确实实是感受到了暴风雨来临前的安静,安静得有些可怕。于是今天,我接到了五个咨询电话,大意是问,我们该如何面对这场危机!
在我的内心深处,我并不认为这是一场危机,而是一次彻底的革命,革的不是品牌的命,而是传统商业模式的命。普洱茶走到今天,拥有了大批喝茶的消费者,这是普洱茶的幸事。但我们好好想想,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,消费者真的需要我们批发市场去卖茶给他们么?
传统批发市场的茶商们,仓库里堆着的普洱茶,尽管它的品质越来越好,但有没有想过,两年后你将怎样卖茶呢!我没有灵丹妙药,但接下来,我还是得从梳理批发市场开始,来探讨普洱茶的传统商业模式。
素材来源:网络
编辑:东和茶叶